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些年,虽然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医药市场总体情况与发达国家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年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美国的1/3,仿制药占我国销售市场主体,药企自主研发药物能力亟待提升。此外,我国医药市场年整体销售增长率和本土企业增长率较年、年均明显减少。
这些数据提示中国医药市场用药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存在着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艾美仕(IMS)市场调研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咨询总监邵文斌在第30届中国医药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给出了具体分析。
我国仿制药销售额占总体市场的90%来自IMS的最新数据显示,年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5%,同年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7.1%和10.2%;我国医药市场总体规模(年)为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美国则以亿美元排名第一,显示出我国医疗服务与发达国家悬殊的差距。
邵文斌指出,我国医药市场特有的特征体现以下几方面:年我国药品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为39%,超过美国的10%和日本的23%;仿制药金额占总体医药市场的比例达90%,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为17%和10%;此外,我国前五名药企所占行业份额仅为9%,美国和日本的这一份额可达到30%和26%,说明我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较发达国家明显不足。
我国医药市场变革不乏驱动力市场总体情况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邵文斌表示,我国医药市场变革并不缺少驱动力,具体体现在医改政策、互联网技术、经济、人口特征四个方面。
医改政策:年我国更新、出台多项涉及医保、控费、GMP、药品注册审批、医院改革的政策,推医药领域竞争要素和模式变化,从差异化定价、关系营销为主要的竞争要素转变到以药品临床价值、质量和规模为主要的竞争要素。
互联网技术:包括医药电商、医生社区、网上问诊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新兴互联网技术正在重塑医疗市场的格局,商业模式、营销、医患互动等领域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经济:富裕人口增加、城镇化保证了整体医药市场将持续稳健地发展。
人口特征:老龄化、疾病谱、消费水平升级等人口特征因素,推动医药市场结构包括药品结构、治疗领域及终端结构发生变化。
医药市场整体销售增速放缓来自IMS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分析,医院渠道、零售药店和第三终端,各自占比为68.6%、17.3%和14.1%。医院渠道63.3%的数据报告来自床位≥医院,而第三终端乡镇卫生院、诊所占10.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3.7%。
邵文斌指出,年第三季度(Q3)医院药品市场年销售额为亿元,同比增长6.4%,整体增长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本土企业销售额增长率有所回落,但跨国企业的增长率明显提升。
IMS数据显示,与年和年统计数据相比,我国医药市场整体销售增长率和本土企业增长率均明显降低。医院药品市场的整体增速也由三年前的高位不断下行,从年Q3的15.7%降至年Q3的6.4%。
在中成药销售市场中,中药注射剂销售变化值得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