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人们出汗越来越多。出汗可以散热防病,但出汗过多就会造成气阴两虚证。
气虚表现:心悸、气短、汗出、乏力、少言;
阴虚表现:口干思饮、盗汗、手足心热、午后潮热。
这个夏天你会爱上我
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人参5分(1.5克)、麦冬5分(1.5克)、五味子7粒。由于从五脏功能上说,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考虑到性价比,现今多为改良方,用党参或太子参代替人参。
方剂分析
君药:人参,甘平,大补肺气而健脾;
臣药: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
佐药:五味子,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
虽然全方药仅三味,可一补一滋一敛,配伍极为严谨,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暑热汗多、耗伤气液、体倦气短、咽干口渴、呛咳少痰、苔薄少津。
从中医的角度讲,生脉饮补肺清心,以补为主,对于纯虚无邪、气阴两虚者的伤暑、中暑所致的困倦、气短乏力,脚软眼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从药理上讲,现代研究证实,生脉饮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抗心律失常、调节血压、镇静、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
TIPS:生脉饮疗效较好,药性平和,一般没有副作用,但也不是人人可用。它只适用于有虚汗、虚喘、心悸、口渴等气阴两虚症状的患者。如果感冒发热,或咳嗽痰多,以及中暑热盛但没有气阴不足的病人都不可乱用。此外,消化不良、舌苔厚腻、大便溏薄的人也应慎用,以免误补助湿,加重症状。
夏季病养生妙招放送
①中暑
“暑”为夏天的主气,为火热所致。暑为阳邪,如果不注意就易感受暑邪而发生中暑。
日常多服西瓜汁、淡盐水或绿豆汤等清热解毒的汤饮。
②急性肠胃炎
传染性强,易群体流行。特点:上吐下泻,胸闷腹胀,恶心头晕,甚至发热。
症状轻者用药可选择黄连片、藿香正气水、香砂养胃丸。
③口舌生疮
舌为心之苗,所以舌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心有火可外泄于舌,所以夏天易口舌生疮,伴见心烦、口干、舌红。
可服养心清热之品,如绿豆、竹叶、菊花、薄荷泡水饮。
④脾困病
夏天易四肢发困、胸闷、呕恶,大便稀而不爽快,这是暑湿伤了脾胃的缘故。
可多吃荷叶、竹叶、薄荷、绿豆、薏苡仁等。
⑤夏天易患各种心病
1、心气虚
夏季天热,气压低,出汗多,易患心气虚。特点:心慌、气短、乏力、脉快或慢而无力。
养生方:人参3克泡水饮或人参炖鸡,或黄芪3~5克泡水饮。
2、心阴虚
夏天天气炎热,心率加快,易伤心阴。特点:心慌、五心烦热、失眠、口干、乏力,舌质红、脉细数。
养生方:桂圆肉、麦冬、莲子、大枣、百合等泡水饮或熬粥做羹,酌加西洋参3克泡水饮,或加冰糖水煎服。
3、冠心病
夏天,气候炎热,出汗多,血液相对浓缩,黏稠度增高,暑热交蒸,湿气重,气压低,都易诱发冠心病。特点:胸闷气短,心慌,憋气,乏力,脉快或缓。
养生方:丹参舒心胶囊(辅仁堂)。乏力明显者,可用西洋参3~5克、肉桂3克、桂圆肉3~5克泡水饮。
夏天,有各种心病的人怎样养生?
(1)、避热就凉、少出汗,以免血液浓缩,多到户外享受自然;
(2)、睡眠充足,少劳累,心情愉快莫焦躁;
(3)、要记住紧张、焦急、生气是心脏病的大敌;
(4)、多吃养心的食品,如百合、莲子、藕粉、桂圆肉、茯苓等;
(5)、运动适量,多到户外做深呼吸。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